自律 ● 维权 ● 协调 ● 服务

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与管理创新工作必须用心去做

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人气:586 发布时间:2018-04-30
摘要: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与管理创新,是加快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用心去做 。行业协会商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发展和规范水平是市场经济体系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与管理创新,是加快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用心去做。行业协会商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发展和规范水平是市场经济体系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行业协会商会既是沟通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纽带,又是协调社会多元利益、推进社会协同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加强市场监管、促进行业自律管理和行业合作发展的重要主体。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广大行业协会商会应抓住机遇,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勇于变革、善于创新,通过组织的内生演化和跨界合作、协同创新,逐步形成政府协调机制与行业协作机制互补,政府行政功能与行业自治功能互动,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的行业协会商会管理格局。
一、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创新
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组织演化进程。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组织创新可以分为组织内演化、组织演化、种群演化和群落演化等四类层次递进的组织演化现象。从组织行为理论的角度,组织创新大致可归结为个体层次、群体层次、组织生态等不同层面的发展演化,以及其协同创新行为的动态演化机制。结合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实际,我们从组织结构、组织关系、组织功能、组织生态创新等四个方面,来研究和考察行业协会商会的组织内、组织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创新行为和创新实践。
(一)组织结构创新
组织结构是对组织复杂性、正规化和集权化程度的一种度量,可以被分解为复杂性、正规化和集权化三个维度。复杂性指的是组织分化的程度,组织依靠规则和程序引导员工行为的程度就是正规化,集权化考虑决策制定权力的分布。
增强组织复杂性。
行业协会商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会员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覆盖面不断拓展,行业协会商会在组织复杂性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专业化发展,根据行业特点和会员需求,可加强分支(代表)机构建设,增加服务能级。
提高组织正规化水平
一是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协会商会通过建立民主选举制度、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制度、监事会或监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印章和文件管理制度、重大活动备案报告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分支(代表)机构管理制度、法定代表人述职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以及规范运作、诚信执业、公平竞争、信息公开、奖励惩戒、自律保障等“行业自律机制”,强化自治功能,推动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是创新内部管理模式。形成“全面管理、过程管理、项目管理、自我管理、互动管理”五位一体的协会内部管理模式。
   科学配置组织权力。完善权力架构,建立会员(代表)大会实质行权、理事会科学决策、秘书处贯彻执行、监事会有效监督的权力架构;明确权责范围,基本理顺会员(代表)大会与理事会以及理事会与秘书处的关系,明确各自权力和责任,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组织关系创新
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发挥组织自身优势的同时,需要建构各种横向或纵向的多维组织关系,利用关系网络效应突破单个组织资源与能力的局限,拓宽组织的发展空间,实现组织功能和价值的增值,更好地服务会员和行业发展。
    合作机制。一是跨业连横,通过行业协会沙龙、联席会议、联盟等多种形式,建立价值互补、利益创造组织网络,聚合各行业协会商会资源,跨行业嫁接商机,在各行业协会商会互动交流中,会员单位间也合纵连横实现市场开拓的大联动。二是区域联动,与其他周边城市同行业或相近协会商会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创建开拓从单一的城市走向更大的平台与区域市场空间。
   协商机制。既切实维护广大会员单位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又稳步有序地推进会员单位的自觉缴纳会费的意识和行为。
   融合机制。一是组织融合。使所有的会员既能享受协会商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又能享受提供的专业服务。二是业务融合。联合构建行业间的合作与权益保护体系。
    (三)创新组织功能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中,行业协会商会作为社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协调市场主体利益关系,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市场自由和公平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凸显了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独特功能。
    服务企业。一是探索建设行业的专业交易市场、产品专卖店、一条街等。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和交易方式,提升经济效益,为会员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如技术咨询服务、品牌建设服务、信用风险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服务、合作服务、市场对接服务、技术培训服务、技术交流服务、大学生见习基地服务、广告服务、会展服务等平台,为会员单位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安全、可靠、放心的专业服务。
   规范行业。一是建立行业信息化监管平台,遏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流通,建立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二是建设行业标准化体系。行业协会商会根据行业实际情况,牵头组织制定一系列行业性、地方性的标准及规范,推进行业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建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利用开展“优秀会员单位”、“诚信经营单位”活动、争创“星级服务”等一系列的措施,促进行业诚信度的提高,规范服务达标,增强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提高行业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地位。
    (四)创新组织生态
    随着行业协会商会的快速发展,功能不断拓展,以及联系日益紧密,以行业协会商会为节点、共同行为规范为基础,多元共生、有机团结、协同发展的组织生态网络开始形成。
    组织生态链开始显现。一是组织形态日益多样。传统行业协会商会不断发展,新型行业协会商会不断涌现,行业协会商会数量不断增多,品类日益多元。此外,以地缘为纽带的异地商会快速发展。二是自组织特征日益明显。一些为行业协会商会提供服务和发展支持的具有枢纽作用的社会组织开始出现,如团体联合会、商业联合会等,都为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搭建了党的建设、业务建设和合作共治的平台,起到了积极作用。
   组织生态规则开始浮现。一是责任机制。例如:中国工经联会同中国煤炭、机械、钢铁、石化、轻工、纺织、建材、有色金属、电力、矿业等10家对行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性工业行业协会,先后制定并发布了《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首次提出了中国工业企业和工业协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内容,工业协会的社会责任包括组织治理、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政府、员工发展、合作共赢、社区参与和发展、环保节约等8方面。同时,还编制了工业企业和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原则和参考框架,为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报告提供了参考指标。此外,还以“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为载体,推进责任信息披露,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二是优胜劣汰机制。打破行业协会商会“一地一业一会”限制,实行优胜劣汰机制。对行业过大的行业协会,允许适度细分。对会员覆盖率低、经费短缺、人员老化、企业认可度不高、功能较差、社会作用小,但又难以自然消亡的传统行业协会,允许同行业的其他经济组织再组建新的行业协会,引入适度竞争。
    二、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健全政策法规、制定发展规划、转移政府职能、完善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法等措施,加强和创新了行业协会商会的管理,为促进行业协会发展和作用发挥创造了较好的生态环境。从行业协会商会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这些实践创新可归结为三种模式。
   1、 主体培育模式。尊重行业协会商会的主体地位,加大对行业协会商会的培育力度。一是政社分开。着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行业协会商会从职能、机构、工作人员、财务等方面与政府部门分开,增强行业协会商会的独立性和自主运作的能力。二是规范行业协会商会行为。近年来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项治理,促进了行业协会商会的规范发展,提高了行业协会商会的社会公信力。三是畅通行业协会商会利益诉求渠道。如要求在党代会、人大增加社会组织的代表比例,在政协增加社会组织的功能界别等。四是加强行业协会商会人才队伍建设。如推出行业协会专职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认证项目,以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协会专职工作者为认证对象,设计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及培养认证模式等。五是培育社会复合主体。如以推进社会性项目建设、知识创业、事业发展为目的,由党政界、知识界、行业界、媒体界等不同身份的人员共同参与、主动关联而形成的多层架构、网状联结、功能融合、优势互补的社会新型创业主体。社会复合主体主要包括行业联盟组织、项目推进组织和市校联盟组织,具有架构多层复合、成分多元参与,功能特色互补、职能衔接融合,人员专兼结合、角色身份多样,事业项目带动、机制灵活规范,社会公益主导、持续经营运作五大特征。     
 公益市场建设模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发展也需要建设为之服务的社会公益市场。一是建立社会创新孵化园。着眼于推动社会创新,培育社会创新项目,孵化社会创新组织,探索社会创新的机制、模式和方法,打造社会创新的实验和实训基地。
   2、综合监管模式。对行业协会商会双重管理体制进行突破性改革,把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业务指导单位不再干预行业协会的人、财、物;在登记方式上,变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再申请登记为行业协会商会成立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管理机制上,由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指导单位为主向多个相关部门依法各司其职、综合监管。在行业协会商会的培育和发展上,“社团登记管理部门以及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和服务,为行业协会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保障行业协会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开展活动,并发挥行业协会联合会的作用”;在行业协会的登记和管理上,明确“申请设立行业协会的,应当向社团登记管理部门提出,并提交筹备申请书、章程草案等文件”,“社团登记管理部门以及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应当依法对行业协会的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完善、优化监管体系,规范、改进监管方式。”
    三、行业协会商会的未来趋势与展望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行业协会商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九大对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这说明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建设,发挥其在社会管理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行业协会商会在过去的时间里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那么,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将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发展机遇和发展支撑。如今,行业协会商会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
   目前,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创新呈现的态势。一是更加注重行业协会商会的自身建设,提高组织的可靠性和问责能力。组织生态学认为,组织是环境选择的结果,那些可靠性高、问责能力强的组织更容易得到环境的偏好,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和活动主体之一,行业协会商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行业之间的交叉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这在为行业协会商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合作机会的同时,也会加剧行业协会商会之间的竞争。因此,行业协会商会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服务会员、民主办会、发展行业和危机应对的能力,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二是更加注重行业协会商会体系建设,拓宽组织的产业覆盖面。
近年来,尽管行业协会在综合实力、整体素质、规范化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行业协会数量还不够多、覆盖面还不够大、能力还不够强。伴随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和产业链的延伸,一方面,要提高现有行业协会商会的会员覆盖面,增强其在行业中的号召力、在会员中的凝聚力、在政府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在一些细小行业、新兴行业或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推动成立一批行业协会,形成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作用明显的行业协会体系。三是更加注重行业协会商会的生态链建设,提高自主规范发展的能力。培育一批行业协会商会之间的连接性社会组织,促进行业协会商会的合作互动;建设一批支持性社会组织,为行业协会商会提供培训辅导、经费资助、项目开发等多种形式的能力支持;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增强行业协会商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律自治的能力。
    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创新呈现的特点。一是从管理的架构来看,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管理将逐步由以登记管理和业务主管单位为主的部门监管模式,向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管理、有关部门依照法定职责实施监管、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综合监管模式转变。二是从管理的内容来看,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管理将是集发展、管理、党建为一体,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复合型监管体系。三是从管理的着力点来看,由注重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督转变,由注重合规性监管向风险监管与合规性监管并重转变。四是从管理的方式来看,要对象分类化,分类发展、分类规范、分类管理;标准系统化,制定系统性、导向性、实效性和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力量整合化,整合与行业协会商会管理有关的各部门力量,形成管理合力;手段组合化,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的组合使用,提高管理绩效。

 

责任编辑:管理员
67K
频道精选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