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作为支部的“领头雁”和“第一责任人”,其能力的高低、素质的优劣对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是每一位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需要认真思考的一道难题。
作为一名支部书记,首先要认真学习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不做“我不会书记”。二要把管理好党员作为份内之事、应尽之责,真正把责任扛起来,落下去,把党支部打造成过硬的战斗集体。在平时工作、生活中把党章、党规、条例、细则等作为“枕边书”“口袋书”,带头学习好党的章程、党的纪律等,把党的精神向广大党员宣讲好解读好,让广大党员在每一次教育中都能得到党性锻炼,当好组织生活的“定盘星”,扎实开展好每一项工作和活动。
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处于统揽全局、领航掌舵、主持领导决策的关键位置上,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首先要提高站位,加强责任心,提高工作热情,眼界视野要跟的上,要始终紧跟时代、紧盯大势,自觉把自己的岗位平台摆到党的事业、社会组织事业发展全局工作中去认识,既埋头苦干、又抬头仰望,既始于足下、又远眺千里,在谋全局而谋一域中当好党在基层的代表模范。其次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读书看报、刷“学习强国”APP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的主旋律,既要“温故知新”,又要“学新知新”,进一步提升政治领导能力,增强工作本领。
作为一名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其思想和行动,要跟得上党的事业时代发展步伐,要跟得上社会组织的事业发展以及党员和群众的期盼与要求,要把方针、政策、指示、要求......学懂弄通,贯彻到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有一干到底、一抓到位、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见到成效不收兵、不让群众满意不撤退的精神,到党员与群众中去、到现场中去、到实践中去,克服本本主义,从主观臆断中走出来,以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干劲取信于党员和群众,当好干事创业“引路人”。